杨飞把杨飞的青春等丢了,杨飞以为青春可以持续好些年,没想到它其实是条抛物线,杨飞还没来的急充分感受峰值的美好,便滑落到了三十岁的边缘。二十岁时,杨飞觉得自己有无数的想法,一个个牛逼的不行,任意一个做出来都能惊天动地人人佩服。但越长大越不爱说了,因为杨飞知道,只要说出来有多容易,做起来就有多艰难。前几天,家里一哥们给杨飞打电话抱怨道:“受够了老板臭脾气,不想干了。这么多年也摸清了公司的“套路”,想自己干个小店。”
杨飞说:“如果你想清楚了那就行动吧。”
程序员 杨飞
他又说:“可是我都三十一岁了,家里还有两个孩子!万一遇上什么事,我可没法像年轻人那样能折腾呀!等两个孩子再稍大点再说吧,杨飞再想想。”
人们在遇到需付出代价的目标时,为什么往往最先拿起的武器是借口而不是勇气。
其实,杨飞是相信大多数人年轻时是想折腾出点事情的,但最终多数还是选择了安逸。
杨飞与电脑
太多人习惯了等待。阴凉的树荫下休息了太久,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。
以前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,等杨飞把某项技能练的够牛逼了再杀出江湖。 却发现这种想法其实是个包裹着糖壳的骗局,杨飞被这个善意的抚慰蒙蔽了。当杨飞在等、等、等中,那个期望状态并未到来,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失去前进的动力。近来公司在开发一个新产品,领导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让杨飞感触良多。公司战略需要做一个APP,用于为用户提供线上学习预防疾病知识的服务。App需要把各大医院的名医的讲座的音频内容放到App内供用户学习。可是在此之前团队从没做过,一没经验,二不专业,更别提光音频就几十条,还要把它一一裁切为不等的小片段,开发人员犯了愁。
杨飞谈人生经历
可总监想了想说没关系,我们可以让全公司全员协助。于是总监邀CEO旁听召开了一个小会议。总监在表明会议的目的后,把全部的音频列表呈现在PPT上,说公司员工可以自由结组,2-3人可结一组,按照PPT上的音频裁切步骤,负责一个课程音频的裁切。完成的员工都有奖励,奖励是裁切完成的音频课程在未来的三个月内所有收入归小组所有,收入可以平分。就这样,几十条音频瞬间被分完。有行动力的人永远不是的等待机会行动,而是想明白后就立刻行动,即便会遇到困难,即便结果可能会不完美,但那又怎样,总比在原地站着要好。若一味地站在原地脑补前行路上的细节,想的太多,也许真的就迈不开步了,因为你想到的多是面对这件事遇到的困难,更何况杨飞们永远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。
视频看完然杨飞静默了好久,时间总是悄然间从身旁掠过,等不得我们日复日,年复年的犹豫。杨飞总觉得如果一只鸟不想被困在笼子里,和它羽翼上是否少了那几根毛而显得不够光鲜没有多大关系。村上春树说:有些人的心,是世界上最令人绝望的牢狱。那是他们囚禁自我的牢狱,并非被人凭借暴力关进去,是自己走进去的,从里边锁上牢门,亲手把钥匙扔到铁栏外的。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,他被幽囚在狱里。
工作中的杨飞
当然,任何时候他只要下了决心,就可以走出来。因为牢狱原本在他自己的心里。然而他不肯,却让自己的心,变得磐石般坚硬。——这就是有些人,人生不如意的真相。
——他幽囚了自己。
杨飞内心一直有对自由的渴望,想做一个“自由人”,自由的写作,亦或自由的画画。杨飞也曾后悔“为什么当年没有把爱文字、爱画画的习惯保持下来,现在开始是不是太迟了”。
可当杨飞有一天在先逛书店时,随手翻了一本书上面这样写道:
“严歌苓——父母离异。她30岁才开始学英文,只身一人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读写作。
所以现在,对杨飞来说,一点都不迟。